近年來,空氣污染成為國人生活“不可承受之痛”,過去人們出門看看幾度天氣、幾級風,現在先看看幾級污染。有專家表示,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,吸入空氣達15~20立方米,一旦空氣污染濃度過高,人體就可能出現急性污染中毒,即使污染物濃度不高,長年累月呼吸“污濁”空氣,也會導致患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肺氣腫、肺癌等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。為此,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用空氣凈化器作為呵護全家健康的有利武器。
不過也有人發出感慨:咱老百姓本來就住房緊張,單獨置辦台空氣凈化器,既占地,又與家裝經常格格不入;但是不安裝心裡又不踏實,著實有點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”的感覺。
- May 26 Tue 2015 14:21
空調中的“多面手” TCL北斗天璣化身PM2.5終結者
- May 19 Tue 2015 21:43
委婉地告訴患者更有利治療
上周,“浙江名醫館”推送了省腫瘤醫院放療大科謝淑萍護士長的一篇文章,探討了面對腫瘤病人時該不該直接告訴他們病情。本周坐鎮空中診室的省腫瘤泌尿科主任朱紹興對此也有同樣的看法。
“老趙,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病情?”“老趙,我知道你很痛。因為你的病情現在有一些變化,腰椎上出現了亞臨床竈。”
- May 06 Wed 2015 10:14
抓好電源電網建設 提升電力保障水平
據重慶日報消息 12月17日,市政府召開全市近中期電力工作會,根據新形勢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,預測全市近中期電力需求水平,研究電源建設空間,優化調整電源建設時序和供需平衡思路,提高火電機組運行效率。市長黃奇帆指出,要進一步抓好電源電網建設,不斷提升電力保障水平,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。
在聽取市發改委、市經信委、市電力公司等單位的有關情況彙報後,黃奇帆說,經過多年不斷加強電力建設,重慶在“十二五”期間形成了在建、前期和儲備三個“千萬千瓦”電源建設格局,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明顯改觀。但總的來說,重慶電力建設相對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些滯後,目前仍處於彌補歷史欠賬階段,人均擁有電力裝機容量還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。作為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、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之一,重慶還需繼續加強電力建設,不斷提升電力保障水平。我們要在全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,結合國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、產業用電結構調整、居民生活用電變化等因素,綜合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全市電力需求,合理規劃佈局電源建設規模,爭取早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,並做到適度超前、留有餘地。同時,要努力抓好超高壓電網建設,爭取使重慶成為國家幹線電網的節點;要進一步優化電源建設時序,合理安排電源建設計劃;要加強電網運行調度,不斷提升管理水平,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。
- Apr 24 Fri 2015 18:07
鄂爾多斯臺灣兩地警方聯手偵破970萬特大詐騙案
法制網訊記者史萬森 通訊員王鎧潞 日前,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警方與臺灣臺中警方緊密協作,成功摧毀一個藏身在臺灣的特大跨境電信詐騙集團。這是鄂爾多斯警方首次就個案偵破與臺灣警方開展的成功合作。
據瞭解,去年9月份,東勝區居民張某被人冒充上海市公安、司法機關人員,以其涉嫌洗黑錢為由,騙取銀行卡密碼轉賬共計970萬元人民幣。案情重大,令人震驚,副市長呼禾作出批示,要求全力偵破此案。
- Apr 24 Fri 2015 18:02
省政府警示約談土地礦產違法市縣
湖北日報訊 (記者陳岩、通訊員程剛強、洪艷華)昨日,省政府召開2014年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省級集體約談會。副省長甘榮坤約談了鄂州、監利、孝昌、老河口、大冶5個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。
會議通報了全省2014年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情況和5個市、縣違法違規情況。5個市、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彙報了整改情況,並作出深刻檢查。
- Apr 13 Mon 2015 12:08
“成品油稅率”高不是問題
信用教育聯盟成立大會現場
原標題:全球首個新型信用教育組織成立
- Apr 07 Tue 2015 21:58
雲南保山山體崩塌致6人死 疑因私採瑪瑙被埋
新華網昆明11月27日電(記者李萌)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委宣傳部27日夜裡通報,11月27日16時30分,保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,板橋鎮秋山村發生山體崩塌,6名群眾被埋死亡。
有關人員稱,6名群眾疑因私自採挖瑪瑙被埋。針對該說法,隆陽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未予置評,表示目前事故原因等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,屆時將及時向社會公佈。
- Mar 22 Sun 2015 03:02
和孫子拌嘴後 八旬老人想不開吞30多粒安眠藥自殺
紅網株洲站11月17日訊(株洲晚報記者 溫琳)“雖然家裡人沒說什麼,但我知道自己給他們添了麻煩。”跟孫子拌嘴後心情低落,年過八旬的陳桂芳(化名)一時想不開,吞下30多粒安眠藥,還好保姆及時發現。昨天,剛出院的陳桂芳說起這事,還覺得後悔。
【事發】
- Mar 10 Tue 2015 10:35
10公里公文走22天實屬“為官不為”
9日媒體報道:從襄陽市水利局到樊城區清河口辦事處,直線距離約10公里。一紙公文6月14日發出,7月6日才收到,足足走了22天,導致小清河右岸堤防房屋拆除工程不能按期完成。
一紙公文10公里走了22天,這是“為官不為”。試想,如果幹部多一些責任意識,多一些辦事效率,少一些懶散作風,少一些敷衍態度,一紙公文何需走上22天?